词条标题:玛丽·居里
玛丽·居里(Marie Curie,1867年11月7日-1934年7月4日),出生于波兰华沙,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。她因发现镭和钋并首次提出了放射性的概念,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,也是唯一一位在不同科学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。在她的一生中,玛丽·居里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,还在破解科学难题的道路上留下了不朽的功绩。
玛丽·居里出生在波兰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,她的父亲是一位数学教师,母亲则是一位名医的女儿。自幼就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热爱。在年幼时失去了姐姐和母亲后,她执着于学习,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。在当时,女性的教育机会有限,但她依然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。她在波兰取得了学士学位后,前往巴黎继续深造,成为了首位进入索邦大学(现巴黎大学)物理系的女性。这些经历塑造了她坚毅、执着的性格,为她的科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玛丽·居里在巴黎大学的研究生涯中,结识了日后成为丈夫的皮埃尔·居里。两人在科学上形影不离,合作进行了长期的放射性研究。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最终让他们发现了镭和钋,这两种元素的发现为当时的科学界带来了巨大的轰动。受到了这一发现的启发,玛丽·居里继续深入研究放射性现象,最终提出了放射性的概念,为放射化学和放射医学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。
1903年,玛丽·居里与皮埃尔·居里以及安托万·贝克勒尔一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,成为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女性。8年后,她凭借她为镭和钋的发现以及对放射性的研究,成为了历史上首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。如此出色的成就和荣誉,使得玛丽·居里成为科学界的巨星,也为她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尊敬和敬仰。
然而,玛丽·居里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。她在放射性研究中暴露于放射性物质的辐射风险,导致她最终罹患了严重的放射病,而当时人们对这方面的风险认识还